摘要:他们说实情,讲道理,反映着中国的医改是刻不容缓的。 ...
中国2008年的顺差已近3000亿美元,如果进一步扩大,世界将很难承受,而中国在扩大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同时加大对初级产品的进口和储备,形成对冲,中、外双方的压力则可大大化解。
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收制度。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调整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继续推进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三、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商务部、电监会负责)。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扩大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范围(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负责)。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牵头)。各地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类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
把加强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到欧元建立,已减少使用美元,又以军费龎大、贸易长期逆差。
欧盟主要国的法国和德国,主张改革监管金融机构,当然就是反对美国主控了。其它各国,都有不同的各自表述。美元从此定于一尊,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发展人工密集产业,正是目前的优势和解决农村隐匿性失业问题,难道林不想发展高科技?林那里会想要刮削工人造成农村贫穷而肥了外国,还有其它的莫须有之责。
中国在金融海啸中免不了也受到冲击,那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美国当然以自己国家利益为优先,则在会议中的争论必多。
中国可不容易出了个林毅夫这样的人才,何忍用心去毁灭他。金砖四国的中、俄、印、巴要求在国际货币基金(IMF)有话事权,也就是不同意美国主导全球金融体系。美国虽然是个金融超覇,但经过这次金融海啸,自难说服其它国家唯命是从。自从苏联解体,美国顾盼自雄,信用膨胀不自制,自恃美元为各国货币发行的储备金,大量印钞支应,并放任银行衍生各种债权商品。
由于向来美元信用昭著,发行数量也很能节制,很少受到质疑振兴工业行业,并不是工业需要帮忙,而是工业没有需求。减税也是一个办法,可以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增加老百姓的购买力。仅仅再去刺激经济,只能起到一个稳定、止疼的作用,就像短期内吃片止疼药,不要让病情过于恶化。
一个是稳住,一个是增长不要断续。上月初,我在广东东莞调研时,看到一些企业的状况现在还是很困难的。
我们现在所见,一季度的用电量是负增长的,出口增长从之前正的20%多到现在负的20%多。中国还是有牌可以打的。
包括我建议的把国企股票分给老百姓,就可以创造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此前工厂已经关了不少,活下来的工厂现在不关了,但它们的增长仍然是负的。如果股市吹起来就好,那全世界还会有穷人吗?其他的新增长点,比如新能源等等,都是些小玩意儿。如果单靠刺激经济,但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就只能维持。至于靠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形成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可能未必能达到目的。民企的运行环境如此,我见到的很多老板都表示不想干了。
应把资金主要用在国内,不要大量借给外汇储备。最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改变增长模式,创造需求。
可是如果把钱花在老模式上,一旦钱花完了,就没牌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不用说,大家也都可以知道是怎么样一个局面:2009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仍在硬着陆。
进入 谢国忠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刺激经济 。我们的问题最终还是老百姓的财富和收入不足。
一季度的宏观数据正陆续出来。如果希望现在吃一片止疼药,等世界经济回暖,火爆了,我们就跟上了,然后恢复过去的增长模式,这个想法我觉得风险很大。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老百姓手里没钱。因此,藏富于民将是未来必须也是首先要做的。
到那时,再回头找其他出路,会很被动,很困难。目前重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刺激经济。
第二个是藏富于民,创造国内的消费需求。改革的具体内容,一个是要把中国推向世界,扩大开放。
靠这些不可能改变增长模式,这是喊口号,喊口号的话和实际情况是有区别的。现在如果不刺激一下,下一步的增长就跟不上了。
世界经济现在遇到的困难,暂时恢复不回来,几年内也难以恢复。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目前中国出口下跌造成的影响暂时还无法弥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内需不足的问题。都不干活,都不做实体经济了,谁来创造就业呢?在这样的局面下如果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有两个目的。
要看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分量,和我们3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规模相比,能起到多少有意义的作用呢?宏观经济硬着陆,出口和房地产下滑,下一步经济要发展,仅靠投资刺激是难以拉动的,最终是要在一个正确健康的发展模式下,让企业有钱赚,老百姓有收入和财富,让中国经济出现内需增长,刺激整体经济恢复发展。很多人把股市看得很重,可是民生问题不是把股票炒高就能解决的。
但是现在看,这两个出发点可能都不太合适。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政策应不仅是公共投资方面,还包括减免税收
要看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分量,和我们3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规模相比,能起到多少有意义的作用呢?宏观经济硬着陆,出口和房地产下滑,下一步经济要发展,仅靠投资刺激是难以拉动的,最终是要在一个正确健康的发展模式下,让企业有钱赚,老百姓有收入和财富,让中国经济出现内需增长,刺激整体经济恢复发展。最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改变增长模式,创造需求。